my vector image Layer 1


焦點頭條

 

動感頻道

 

焦點頭條

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「2024世界大學」排名

英國「泰晤士報高等教育」特刊(THE),27日公布「2024世界大學」排名,台灣有10所大學入榜前600排名,其中「中亞聯大」系統學校的中國醫藥大學、亞洲大學均入榜,中醫大排名全台第2名、私大第1;亞大連續10年上榜,排名再進步,並列全台第3名、私大排名第2、非醫學類私大第1。

在THE最新的「2024世界大學」排名中,獲選上榜的有108個國家地區的1904所大學,較前一年增加105所,也是THE世界大學排名20年以來,規模最大的一次。且評分標準比往年更多,採用18項績效指標,涵蓋5大領域,包括:教學、研究品質、研究環境、國際展望、產業。

台灣有10所大學,排名進入「2024世界大學」排名前600名,除了台灣大學、中國醫藥大學,為全台第1、2名外,亞洲大學、台灣科技大學、清華大學、陽明交通大學、台北醫學大學等5所大學,並列全台第3名,位於第401至第500名區間。亞大連3年進步,從2022年排名全國第6名、私大第3;2023年全台第4名、私大第3;2024年並列全台第3名、私大第2,連3年都是非醫學類私大第1。

「中亞聯大」董事長蔡長海表示,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的世界大學排名,是全球大學在國際學術研究受肯定的重要指標之一,中醫大、亞大能登上世界排名,彰顯辦學績效獲肯定,持續往國際一流大學邁進!

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,創校22年的亞大,在英國泰晤士報、上海軟科、國際QS、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,全球四大排名都上榜。國內部分,亞大登上《遠見雜誌》「2023台灣最佳大學」、《Cheers雜誌》「2023辦學績優成長大學」。亞大3年前即全校培育AI人才,今年更率先定位是培育ChatGPT、生成式AI人才的大學,能與世界科技潮流同步,教學、研究與學習。全校持續努力提升論文學術研究能量、提高學生的國際就業力,讓亞大國際排名更上層樓。

亞大研發長許慶賢說, 根據THE所提供的資料,台灣的大學在「產業」、「研究環境」領域,表現高於世界平均水準;而在「研究品質」指標的評估方式上有所變動影響排名,亞大不斷聘請優質師資,設立重點研究中心與特色實驗室、研究能量充沛,這些指標項目都彰顯出亞大的優勢,能有不錯的成績。

亞洲大學攜手印度3所大學簽訂MOU,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

亞洲大學受邀參加教育部13日舉辦的「台印半導體人才培育互訪計畫」座談會,在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琦、全印度技職教育學會主席塔拉克教授見證下,由副校長兼資電學院長曾憲雄代表亞大,與印度薩斯特拉、梅迪卡斯、博帕爾IES等3所大學校長簽署合作備忘錄,3所大學將選派學生到亞大研習,由亞大協助印度培育半導體專才,推動印度半導體製造技術的發展。

曾憲雄副校長表示,亞大訂2023年為「印度年」,為鼓勵更多印度學生來亞大攻讀雙聯碩、博士學位,今年暑假期間特組成院長級訪問團,到印度5所大學訪問,受到師生熱烈歡迎。也促成這次與印度薩斯特拉大學(SASTRA Deemed University)、梅迪卡斯大學(Medi-Caps University)、博帕爾IES大學(IES University, Bhopal),正式簽署半導體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。

教育部為促進台、印半導體技術的跨國交流和合作,特別邀集包括:台大、清大、北科大、亞大等10多所國內大學,與數十所印度大學的代表共同交流。

座談會中,由亞大資工系游瑞松老師代表說明,印度薩斯特拉大學學生過去1年來在亞大的課程學習模式、及印度生在發光二極體的晶片封裝測試廠的實習表現。

另外,由在亞大學習、來自薩斯特拉大學的印度學生愛敏(Mohanapriya Babu Swaminathan),分享她在亞大求學經歷、在億光電子的實習心得。她說,到亞大不僅學到新知識和技能,也提高了人際交往、應對挑戰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學習到價值觀的改變。

亞大資電學院副院長張文鐘表示,近年來亞大的國際排名表現卓越,吸引了許多國外大學關注。有多所印度大學就表達,希望送學生來亞大學習半導體知識和技術,並將所學帶回印度,希望能以學成回印度的半導體高等人才,推動印度半導體製造技術的發展。

亞大112年共識營,創辦人蔡長海:打造亞大生成式AI品牌特色

亞洲大學舉辦2天「112學年全校共識營」,面對少子化衝擊、超高齡社會來臨,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表示,今年共識營主題是「跨域創新、永續亞大」,面對出生率下降、AI改變人類生活等大環境因素,亞大應發展以生成式AI為特色,進行系所調整,改變成為「一院一特色」,切合亞大發展智慧大健康產業目標,提升學校的國際競爭力。

蔡創辦人指出,人口減少、私大危機,這是亞大董事會10年前就注意到的,因而在學校之外,也積極朝醫療體系、衍生企業等發展,相信全校同仁一起努力,就能夠化危機為轉機,讓學校永續經營。

蔡創報人說,他從7年前開始提出亞大要發展AI,現在面對生成式AI快速變化,2030年全世界面對的重大改變就是,AI改變全人類的生活,每個人都應該自問:「10年後世界會有什麼改變?要如何因應?」全球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,智慧醫療、精準醫療、高齡健康、長期照護的需求增加,醫療結合科技,為大健康產業市場帶來無限商機,亞大更應該將生成式AI發展成為全校特色,讓學生所學能迎合世界趨勢。

另外,蔡創辦人表示,亞大和中國醫大是系統學校「中亞聯大」,亞大要善用中亞聯大的資源,過去10年科技進軍生醫是漸進式發展,但未來10年則是呈現跳躍式進步,包括:Google、Microsoft等都準備進軍大健康產業,找全球頂尖醫學中心洽談合作,其中包括中醫大,亞大和中醫大聯手才能發揮1+1>2的成效。打造亞大醫僚體系,加強亞大的品牌和特色,這樣學校才有未來,才能成為有特色的世界一流綜合大學、醫療體系、生醫產業。

蔡進發校長指出,各系所都提出特色報告,但必須看確實的執行績效,否則就會淪為口號。學校最重要的就是在老師教學、學生照顧、學生職涯上,尤其是要關注學生畢業後的職涯狀況,要加入學習輔導和產業,讓學生從入學後就有明確目標。

蔡校長總結,各院系要重新檢討特色,找出需補強部分通盤檢討,加入國際觀、前瞻性,提升教學及研究品質,開發國際招生,亞大推行「品牌實習、保證就業」已超過10年,現在要重新思考更全方位的協助同學就業,盤點老師的研發能量,持續在世界排名上更上一層樓。

亞大承辦嘉義市首屆「2023 +Design嘉義.夏設計」國際設計論壇暨工作坊

亞洲大學視覺傳達系,承辦嘉義市首屆「2023 +Design嘉義.夏設計」國際設計論壇暨工作坊,一連3天在國立嘉義高工舉辦,有來自全台近300位高中生、大學生參與,以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主題,視覺設計、產品設計及品牌規劃設計三大領域為核心,邀請英國、日本3位國際設計大師帶領學員進行設計發想、近距離交流互動,提供多樣化設計領域思考,培育在地設計人才。

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,創意的發想來自生活,生活中處處充滿設計,設計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共通語言,更能激發共鳴。舉辦設計展,能讓整個城市充滿設計能量,以設計、創新解決城市問題,帶動發展與人才回流,很榮幸邀請到3位國際設計界大師,以他們豐富的實際經驗指導學員,使台灣新生代設計人才能深入在地、接軌國際,也為提供台灣設計人群英薈萃、交流的重要平台,也感謝亞大視傳達系謝省民、林孟潔老師及計畫團隊的精心規劃,相信參與學員都能有滿滿的收穫。

代表「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」計畫的亞大林磐聳講座教授指出,「人才,是根本;人,才是根本!嘉義市『小城市、大創新』,設計就是城市的創新力量。」

亞大副校長暨創意設計學院長陳啟雄說,此次工作坊錄取97人、論壇200多人,特別的是參與工作坊的有六成是高中生,展現對設計領域強烈的求知慾。

工作坊邀請:①日本tmc設計公司會長小川明生,談「SDGs_設計中的惻隱之心」,他曾執行過日本中部國際機場、G20愛知名古屋外長會議、知名VI視覺設計案;②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井上雅弘教授,談「永續設計/2050年物流系統設計案例研究」,他目前是日本新幹線設計委員會委員,並擔任TOSHIBA東芝設計中心總經理;③英國薩巴卡瑪品牌設計規畫公司創辦人James Soames,談「AI時代崛起,用顛覆性科技打造永續品牌」,他們成功協助了台灣上百家廠商進軍歐洲、美國市場,也是台灣品牌推向國際的重要推手。由3位國際大師擔任講師,引進嶄新的國際設計思維及觀點,讓設計學子們與時俱進,掌握國際設計潮流與趨勢。

嘉義市文化局長盧怡君說,嘉義市自2021年以「家意‧以城為家City as Home」為主題,舉辦台灣設計展;今年希望能持續展現設計導入城市治理的成效,積極推動設計教育與國際接軌,並向下紮根,提供年輕設計師及學生們更豐碩多元的學習資源,同時由賴佳韋工作室賴佳韋美術總監、資深設計師萬芙君、方形元設計王景民藝術總監、薩巴卡瑪公司莊育昇資深設計經理等,擔任工作坊協同講師,與親國際設計大師一同帶領學員發想設計、創造無限可能,培育本地設計人才。

亞大「傑出講座」,邀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范揚政教授演講

亞洲大學「傑出講座」,14日上午邀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范揚政教授,分享「Generative AI in Healthcare – Current Status & Future」,提到「未來AI就是你的員工,是最好的夥伴」,強調AI的全面普及性。亞大校長蔡進發說,范揚政教授專長大數據分析與生物醫學資訊,在NIH負責許多重大計畫,以他掌握的最新資訊看生成式AI的發展,能帶給亞大師生全面性的啟發。

蔡進發校長表示,范揚政教授運用自身的資訊科技和醫院臨床資訊上的專長,過去幾年協助國內很多大型機構與國際接軌。亞大接連舉辦多場以生成式AI為主題的論壇,藉由范揚政博士分享有關美國最新的生成式AI最新資訊,來看生成式AI未來在各行各業的發展,不僅是在生成式A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上,還能深入剖析生成式AI為學校帶來的改變,及未來要努力的方向。

范揚政教授指出,ChatGPT的跳躍式發展,不只是當聊天機器人,而是所有「可以為人類做的事」。他經常被問到:「ChatGPT可以在醫療上使用嗎?」事實上,人工智慧早就被應用在醫療上,但美國法規限制生成式AI只能用在醫療輔助,直接的醫療行為仍必須由醫護人員執行。NIH現與美國6家合作醫院進行AI研究中,除了建置完整的公開資訊平台外,正在測試中如:加護病房、太空基地的人體調控生理指數等,可用AI去監控的項目。

「未來AI就是你的員工!」范揚政教授說,每個人應該具備這樣的觀念,要意識到AI就是自己最好的夥伴,所以要開始跟「員工」合作、好好訓練它。根據NIH統計,美國醫療院所約有75%會使用到生成式AI,能夠深入程度取決於醫療人員的AI教育知能;智慧醫療是現在進行式,會受到人(醫療人員、病人)、數位資料、科技,三大關鍵因素影響結果。

范揚政教授表示,可預見未來10年內,醫療體系鍊已逐漸改變,醫院的走向會虛擬化,一般民眾由AI提供資訊,有「醫生都在身邊」的即視感;看診前也先透過影像與醫護人員交流,再決定是不是需要就醫;大型醫院會變少,成為急重症中心,取而代之的是社區醫療體系的發達。

范揚政教授說,資安和生成式AI已成了人人都必須具備的生活工具,未來的健康管理也會趨向「自己去決定自己的健康決策」,而不會單向去聽從醫療人員的建議,AI的全面普及性,是不能抵擋、應提早去學習、適應的浪潮。

亞大「傑出講座」,邀請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談生成式AI

亞洲大學「傑出講座」,13日上午邀請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、「AI大聯盟」會長吳漢章,以「Democratizing LLM to Empower Generative AI Innovations」為題,談生成式AI可能帶來的科技業板塊移動、台灣軟體業的契機等,吸引全校師生數百人實體和線上參與。亞大校長蔡進發說,生成式AI快速發展,現在是會使用AI,就能具備「更強武功」;相反的,不會使用可能會產生巨大的知識鴻溝,如何普及運用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生成式AI生態的強國,是值得深思的議題。

蔡進發校長表示,亞大早在8年前就定位是「AI元年」,成立AI學院、AI研究中心、大數據中心等。ChatGPT浪潮席捲,是全台率先舉辦談ChatGPT創新與應用論壇的大學,陸續以有關永續、生成式AI藝術等議題舉辦座談會、工作坊;目前全校約有6成以上課程融入生成式AI。台智雲目前在台灣、亞洲,致力在生成式AI研發上有很好成績;亞大與美國超微半導體合作,將在中部建立第1個AMD校園實驗室,也與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遺傳疾病中心,研擬在國際臨床基因組醫學、分子基因組醫學與生物資訊課程等交流,相信透過與台智雲密切合作,能夠培育更多生成式AI時代的新人才。

吳漢章總經理指出,「Democratizing AI」以往被翻譯成「民主式AI」,在過去是用以簡化程式,但現在生成式AI年代,則是一種「普惠」概念,「算力就是國力!」生成式AI需要以GPU為算力的AIHPC去運算,如何使生成式AI普及,它的可信賴度和永續算力就是關鍵;因為生成式AI的核心技術就是更為聰明、能夠同時解決多種問題、超大參數的大語言模型(LLM),只要能夠數位化的內容,就能夠用生成式AI處理。

吳漢章總經理說,「AI大聯盟」今年6月甫成立,重點就在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生成式AI的生態強國,打造全新AI 2.0生態系,是集眾人的力量的社群。台灣過去的軟體業不如其他強國,不是因為技術能力不行,而是沒有足夠時間、空間去累積,生成式AI是全新的運用,台灣容易執行,而且接觸生成式AI的時間比鄰近國家早,只要能善用資源,敢想、敢做、敢去找資源,台灣有很豐沛的軟體廠商,加上地緣政治的關係和文化的差異性,相信可以在這新一波AI 2.0中重整、崛起。

吳漢章總經理表示,在AI時代,每個人都必須具備AI算力,台灣不容易有原生性的研發算法,但能夠快速累積訓練技巧,加入各行各業的知識管理庫,需要更多新人才投入,希望能與亞大合作,培育AI 2.0生態系人才。

動感頻道

亞大職治系應屆畢業生,勇奪112年職治師國考榜首

亞洲大學職能治療系今年第4屆畢業生張育愷,應屆考到112年職能治療師國家證照考試最高分,勇奪全國職治師榜首;消息傳來,全系師生同感興奮與榮耀。張育愷同學說,系上錄製線上課程影片和講義、及學校的免費國考輔導班,幫助他很大;能考上榜首,真的要歸功於亞大良好的國考輔導制度,和老師們的無私教學奉獻。

亞大職治系主任林鋐宇表示,該系自民國105年創系以來,才剛邁入第8年,目前僅有4屆畢業生,雖是十分年輕的科系,但從第1屆到第4屆,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國考率通過率都在八成以上,遠高於全國平均通過率。其中,今年第4屆應屆畢業生考照通過率為82%,遠高於全國平均50%的通過率,張育愷同學還還勇奪榜首,實屬不易。

張育愷同學得知獲國考榜首後興奮不已,他指出,是以平常心來準備考試,習慣先建立好自己每天的讀書模式,有效分配一整天的讀書、休息時間,並設定好每周目標,一天天依照進度去達成目標,維持以往在學校準備考試的模式。

張育愷同學說,就讀亞大期間,老師們都會在課程中提醒特定的國考重點,或是臨床實用的知識,這些「武功秘笈」在過去就是他準備期中、期末考時的重點筆記,用在準備國考上,有很大幫助。

回想國考前最後衝刺階段,張育愷同學表示,真的很感謝系上主任及老師,特地為考生開設國考輔導班,除了實體輔導課外,還錄製線上課程影片和講義,能夠反覆的不斷觀看課程內容,加強較不熟悉的章節。

張育愷同學說,系上吳姿誼老師建構一套完整的國考考古題系統,也讓他國考功力大增。因為裡面不但有詳盡的考題解答,還能直接對照課本出處,對於相同類型考題的延伸和複習,能夠觸類旁通,是十分重要的輔助學習工具。

亞大職治系也邀請張育愷同學,抽空返回系上,以講座方式分享準備國考的訣竅和心路歷程,指引學弟妹們學習,充分利用系上提供資源,把握就讀亞大時期進修,能順利通過國考。

亞大聽語系,112年聽力師、語言治療師國考通過率亮眼

亞洲大學聽力暨語言治療系,112年聽力師、語言治療師國考成績亮眼!兩項國考通過率均超過九成,遠高於全國平均值;其中,聽力師國考前10名,亞大聽語系就佔5名、應屆畢業生翁倸俐更獲第2名「榜眼」。成績揭曉,全系師生歡呼。系主任盛華說,亞大聽語系畢業校友表現優異,很受職場歡迎,就業率100%,月薪資平均60K以上,更有多名畢業生在大型助聽器公司工作,年薪更達百萬以上。

亞大醫健學院副院長暨聽語系主任盛華表示,今年112年國考成績放榜,亞大聽力師國考通過率93.33%,高於平均通過率88.5%;亞大語言治療師通過率91.18%,高於全國平均通過率85.49%。聽力師國考部分,亞大就佔了前10名的一半,分別是:第2名翁倸俐、第4名林佳敏、第5名張靜雯、第9名張承婕、第10名揚又安,共5位畢業生。

盛華主任指出,系上畢業生能有如此優異成績,關鍵來自:①學校投入設備及長期資源、②有紮實聽語專長背景的老師,能將理論帶入實務應用、③同學努力學習的成果。同學進入聽語系從大一起,老師就採用啟教學方法,培養同學獨立思考能力、自主學習態度;同學在長期薰陶下,增加了學習的深度和廣度,能將課程與實務互相連結,建立清晰的邏輯脈絡。學校更挹注超過4000 萬經費,協助聽語系建置全國最好的聽語實驗室、聽語實習中心,配備國際標準的儀器設備讓同學操作實務,增加學習效能。

盛華主任說,亞大最吸引同學的特色之一,就是開設免費國考輔導班,讓同學能夠專心、全力衝刺。系上在大四下學期開密集證照輔導課程,老師將專技高考所有考科濃縮重點,為同學系統性複習,在國考前能充分準備。

榮獲全國聽力師「榜眼」的翁倸俐同學說,在國考班期間,跟著老師上課進度複習,掌握出題方向後,再針對分科準備。熟讀各科後,反覆地做歷屆考題,將重要題目和補充資料重新整理成新的筆記,在考前仔細、多次瀏覽。她說,能有這樣的好成績,真的很感謝系上老師指導、及學校的支持,希望未來能對聽語界有所貢獻。

盛華主任表示,亞大聽語系畢業生國內、外就業競爭力強,表現優異受到職場歡迎,就業率100%。薪資優,月薪資平均60K以上,其中有多名畢業生在大型助聽器公司工作,年薪更達百萬以上。也有多名畢業生繼續攻讀研究所,如:黃宥瑄系友申請到美國排名第四的西北大學臨床聽力學博士班(AUD)就讀;廖庭誼系友,已完成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語言治療碩士學位,並通過美國語言治療師國家考試,還有多名系友考上本系及他校聽語相關研究所就讀,未來成為進階專業人員及從事聽語研究工作。

亞大物治系首屆國考,物治師通過率遠高於全國平均值

亞洲大學物理治療系今年首屆畢業生,在物治師國考中成績亮眼,考照通過率達62%,遠高於全國平均通過率22.85%,系上師生頗為興奮。物治系主任陳綉儀說,亞大為同學開設的免費國考輔導班,和系上提供國考題庫線上練習、專業教室演練等等,加上同學的努力,都發揮很大的功能,讓畢業生首次出征就有好成績。同學能順利執照就職,實現「畢業即就業」理想!

陳綉儀主任表示,該系108學年創系,今年第1屆畢業生,參加物治師國考,就拿下好成績,十分難得。但不能以此為滿足,該系將會更加努力向上、向前邁進!

陳綉儀主任指出,物治系畢業生首次參與物治師國考就有亮麗表現,除了肯定他們在大學階段的努力外,系上在考前為同學提供了密集的考照輔導課程、國考題庫線上練習,讓同學複習國考內容,並模擬正式考試的線上測驗形式,進行完整的衝刺準備,同時也提供專業教室,讓同學在優質環境下操作,能相互切磋,將理論和實務結合,加深印象。

陳主任說,今年考選部國考電腦化試場在亞大開辦,對亞大同學來說,除了能免除路程奔波外,更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安心考試,很多同學在考試後「即測即評」,大概知道考試成果,能順心的等待放榜,感到在亞大的辛苦,有甜美的收穫。

陳主任表示,該系設立是為培養具「健康力」、「關懷力」、「創新力」、「卓越力」的物治師,除了必修物治四大主科(神經物理治療、肌骨物理治療、小兒物理治療、心肺物理治療)外,另可選修特色學程「長期照護管理」學程或「復健科技創新」學程。畢業生通過物治師國考後,可到醫院、特教、長照、社福機構就業服務,或擔任輔具復健科技產品研發人員、運動防護員等。不少同學也立志自行或聯合開辦物理治療所、復健科技產品創新公司等。畢業立刻銜接職場,月薪50K起跳,就業之路寬廣。

亞大視光系驗光師國考通過率,遠高於全國平均值

驗光師國考證照搶手,今年驗光師國考難度提高,全國平均通過率由去年29%降低至24%。亞洲大學視光系表現亮眼,驗光師國考通過率88.7%,遠高於全國平均值3倍多。視光系主任曾榮凱說,視光系與業界無縫接軌,有多位同學畢業立即被視光產業界網羅,月薪50K起跳,表現獲肯定。

曾榮凱主任表示,以往民眾熟知的眼鏡行,現在要求必須擁有驗光師證照才能成立驗光所,才能進行驗光等眼睛檢查服務,讓驗光師證照愈來愈搶手,國考難度也提高,但亞大視光系不受影響,同學在穩扎穩打的專業知識養成和實務訓練下,驗光師通過率仍高於全國平均值,同學畢業即就業,目前驗光師起薪約43K,加上績效獎金月領50K以上。

曾榮凱主任指出,視光系穩定的驗光師考照率,學生畢業很快就受到業界青睞,且有很好的薪水,顯見系上教學品質、辦學規劃受肯定。

通過驗光師國考的國考的亞大視光系同學施詠晴開心的說,就讀大學期間,感到辛苦又很充實。系上除了協助同學生通過國考,也在培養視光專業實務能力上費盡心思,師長經常犧牲假日帶領大家到偏鄉服務,做視力篩檢,加強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,真的很感動。「非常謝謝系上老師的教導,讓我順利通過驗光師高考,還沒畢業就有工作等著我,老師辛苦了,亞大視光真的很棒!」

亞大時尚系,連續3年榮獲「ANGDE亞洲新生代設計展」金獎

亞洲大學時尚設計系同學,展現超強設計能量,連續3年榮獲「 ANGDE亞洲新生代設計展」金獎。在今年2023競賽中,從全球650多所大學、88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,榮獲1件金獎、5位同學獲選「年度100新銳設計師」。其中,吳羿嫻同學作品《請願》獲金獎,她也登上「年度100新銳設計師」,表現十分出色。

亞大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、時尚系主任林青玫表示,亞洲新生代設計展( Asian New Generation DesignExhibition )以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新生代作品展示、交流平台為目標,主要在凝聚「新生代」設計創造力,探索未來設計的無限可能。今年以「聚勢合力·創引未來」為主題,競賽分為:「時尚穿戴類」、「平面視覺類」、「產品生活類」、「綜合類」4項組別,匯集全球新生代時尚設計好手,競逐站上世界舞台的機會。

時尚系吳羿嫻同學作品《請願》,以純白色系的面具搭配服裝,表達大自然、環境破壞的「無言抗議」,脫穎而出,榮獲ANGDE金獎,她也登上「年度100新銳設計師」,成為新生代設計能量的典範。

①林美辰同學作品《戲韻》,將傳統文化交織到日常中,臉譜圖騰延伸,走進戲曲世界;②林子嫆同學作品《eternal garden》,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,將花卉與時尚服飾結合創作;③江昀瞳同學作品《嗤笑著的人體模型》,嘗試以異媒材結合多層次的穿搭結合袋包、飾品配件,暗喻人類由接觸各種事物來積累造型;④黃國瑋同學作品《銀杏蔓延》,以禪意融入金工飾品設計,在作品表現上呈現寂靜、唯美的視覺感受。4位同學也都獲選「年度100新銳設計師」。

林青玫主任指出,亞洲新生代設計展,提供新生代設計師設計創意平台,增進與產業間的交流互動,將成果轉化與孵化,設計展開辦至今,通過評選產出的優秀的新銳設計師已超過300人。亞大時尚系同學的作品年年獲評審青睞,榮獲佳績實屬不易,期許同學綻放新生設計能量,朝頂尖設計師之路邁進。

亞大商設系3位同學,榮獲「2023亞洲新生代設計展」金獎

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施語忻、葉若蓁、鄧映勳3位同學,以木材、竹編為材料,創意設計製作的「喵WOOD」作品,解決寵物居家與外出問題,參加「2023亞洲新生代設計展」競賽,從8897件作品中脫穎而出,榮獲產品生活類「金獎」。

亞大商設系主任龍希文表示,「亞洲新生代設計展」由中國大陸亞洲新生代設計展組委會主辦,被譽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年輕設計師平台。該展覽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設計學校畢業作品線上展之一,競賽分為:「時尚穿戴類」、「視覺傳達類」、「產品生活類」和「綜合類」4個組別。由國內外專業設計師評選出優秀作品,將優秀設計成品引入產業,強化其實際應用。

龍希文主任指出,此次獲獎的3位同學,從日常生活中觀察,構思如何讓寵物用品與家居環境更加融合,設計出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塑膠製貓籠,以木材、竹編製作的「喵WOOD」作品,與家居環境更加融合,平日不會破壞室內設計的美感和諧,外出時能運用攜帶式拖車輕鬆移動,還可搭配車上安全帶,平穩放置於車上座位,維護行駛中寵物的安全,同時解決寵物居家與外出問題。這件獲獎作品不僅展現創意,就連「使用者」寵物的感受也加入,是十分貼心的設計。

得獎的施語忻同學說,在參賽過程中體認到設計要源自生活體驗,透過商品設計師的轉譯,才能將生活需求轉換為實際商品。從一開始想要設計寵物商品,但在與貓飼主交談中,又蹦出了創新想法,不斷反覆修正後,一步步將構思創意轉為現實,而有「喵WOOD」作品。

413305 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 TEL: 886+4+2332-3456
「亞洲大學新聞電子報」發行委員: 發行人/蔡進發校長 . 總編輯/朱界陽 . 副總編輯/馬瑞君、黃玉青 . 文字編輯/馬瑞君 . 編輯委員/林俊淵
© Copyright 2023 Asia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