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 vector image Layer 1


焦點頭條

 

動感頻道

 

焦點頭條

英國QS「2025亞洲最佳大學」排行,亞洲大學全台私大第3、非醫科私大第1

英國QS高等教育調查機構,6日公布「2025亞洲最佳大學」排行榜,亞洲大學在亞洲區排名第248名,名列全台上榜48校的第15名、私立大學第3名、非醫大私大第1名。

英國QS第16次發布「亞洲最佳大學」排名,今年規模再擴大,總計有25國、984所大學院校列入排名。評鑑指標包括:「學術聲望」、「師生比」、「教職員論文引用數」、「雇主評價」、「國際學生比例」及「國際教職員工」比例等6項,台灣有48所大學入榜,其中有15所大學名列前250大,亞大排名全台第15名。

根據報導指出,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提到,這次排名創下了亞洲區大學入榜數量的新紀錄,反映目前全球蓬勃發展、且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生態。台灣的大學院校已在雇主與學術界建立良好聲譽,但因台灣的人口結構改變、大學註冊率下降,造成許多大學院校的巨大壓力,且台灣的研究產量、影響力面臨挑戰。

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表示,英國QS的「亞洲最佳大學」排名,是全球學界和業界評斷大學的學術研究力、學生國際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,亞大持續排名在前250名排名,辦學績效獲學術及企業肯定。

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,創校24年的亞大,是全台最年輕的大學,亞大持續追求學術研究、學生職涯發展成就有好表現等,亞大有21位教師獲選為「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」,且連獲「企業最愛私大」排名。今年更致力於半導體設計、製造、封裝及生成式AI領域的智慧應用,與國際名校、世界大廠合作,強化在資訊工程、健康產業等領域交流,與世界潮流同步,多管齊下亞大在世界頂尖排名躍進,提升學生的國際就業力!

亞大研發長殷湄晶說,亞大在英國QS的六大項評鑑指標,都有不錯的表現,尤其在「學術聲望」、「雇主評價」項目,表現佳。

亞洲大學、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

亞洲大學由校長蔡進發代表,5日與來亞大參訪的德國TRIER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(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)校長Prof. Dr. Dorit Schumann簽訂合作備忘錄,雙方鎖定在資訊工程、財經法律、健康產業管理等領域學術交流,確定了多項包括:雙聯學位計畫、共同授課、師生交換等合作方案,促進兩校學生交流、提升國際競爭力。

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由校長Prof. Dr. Dorit Schumann,率該校Birkenfeld環境校區院長Prof. Dr. Henrik te Heesen,由教育部國際暨兩岸教育司代表陪同來亞大,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討論。

蔡進發校長帶領包括:資電學院長許慶賢、國際長歐仁和、副國際長廖岳祥、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曾塍睿、健康產業管理系主任楊尚育、財經法律系Matthias Wetzel教授等,與會交流。

蔡校長表示,亞大創校24年,是全台灣最年輕的大學。在英國泰晤士報、上海軟科、國際QS、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,全球四大排名都上榜。英國「泰晤士報高等教育」特刊(THE),今年10月最新公布「2025世界最佳大學」排名,亞大連續11年上榜,排名全台第6名、私大排名第2、非醫學類私大第1。亞大致力於國際化、跨學科研究、及創新教育方面的發展,且與世界各地頂尖學府的合作,此次與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簽訂MOU,透過雙方協作,相信能推升亞大持續往國際一流大學邁進!

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Prof. Dr. Dorit Schumann校長,稱讚亞大校園十分美麗,並不忘拿起手機猛拍照。她說,該校位於德國西部,位於國家公園內,整個環境校區十分重視永續發展,擁有藝術設計、商業、資訊、工程等多校區,提供學生從大學到博士完整學習。國際合作對於大學發展十分重要,亞大在智慧製造、健康產業、及技術創新方面表現突出,相信透過兩校合作,將促進雙方的學術發展,為學生提供更多國際化學習機會。

會議中,Dorit Schumann校長一行,對亞大在醫療科技、人工智慧、資訊工程、及跨領域學科研究方面的成就,表達高度認可,期待雙方能夠在這些領域加強合作,特別是在人工智慧與醫療科技領域,雙方一致認為此領域有巨大潛力,期望由此開展深入合作。亞大、德國特里爾應用科技大學達成共識、簽訂合作備忘錄,標誌兩校正式開啟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,將針對學生交換、雙聯學位、聯合授課等,訂定合作方案。不僅強化兩校在學術領域的聯繫,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國際學習、實習機會。

此外,Dorit Schumann校長等,還參觀亞大的創新科技實驗室、智慧健康研究中心、及多功能教學空間,他們對亞大先進設施、濃厚的學術氛圍表達高度肯定;並到亞大現代美術館參觀展覽中的「元氣‧淋漓-人間90莊喆特展」,對亞大擁有的藝術資源、文化氛圍,留下深刻印象。

亞洲大學榮獲「2024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」雙獎肯定

亞洲大學致力建構永續發展、友善安全的綠色大學,榮獲「2024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」評選,大學組「永續大學績優獎」、「永續報告書銅級獎」雙獎肯定,這也是亞大連續2年獲TCSA雙獎。亞大學務長兼副永續長張少樑日前代表參加頒獎典禮,強調亞大獲獎,代表在永續發展領域的努力受肯定。

亞大校長蔡進發表示,亞大長期推動永續教育與實踐,過去1年成功執行了3件教育部大學特色類社會責任實踐(USR)計畫,涵蓋:健康福祉、食品安全、及AI應用,並大力扶植3件校內USR計畫,支持校內師生從基層出發,探索更多創新的永續實踐方案。這次再度獲TCSA雙獎,激勵亞大在未來做得更好,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展現大學對社會與環境的承諾,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影響。

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(TAISE),為鼓勵產業界逐步達成永續,連續16年舉辦「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」評選活動,表揚各大企業和大學,在實踐永續發展、ESG、聯合國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的卓越成果。

張少樑學務長指出,亞大連續兩年榮獲TCSA雙獎,證明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創新與進步。今年底亞大將依據美國高等教育永續促進協會 (AASHE) 設立的國際大學永續評比系統 (STARS),分別在教學研究、校園與公共參與、校園環境經營、永續規劃與行政,向全世界展現亞大在永續發展的貢獻。亞大全體師生將攜手共同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(SDGs),為台灣和國際社會貢獻更多價值。

張少樑學務長說,未來,亞大將以此殊榮為基礎,持續精進永續發展策略,深化校園永續文化,鼓勵創新方案並擴大社會影響力,並提供學生跨領域學習機會,培養兼具專業能力與永續觀的未來領導人才,透過教育與實踐,為全球永續發展提供更多具體貢獻。

亞洲大學與友威科技簽約合作交流

亞洲大學與友威科技公司於11月15日簽署學術交流合作,由亞大校長蔡進發,與友威科技董事長李原吉簽訂備忘錄,雙方將致力於半導體人才培育及技術創新。此次合作不僅標誌著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深度融合,也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
蔡進發校長表示,在全世界都缺半導體人才的環境下,亞大將在中彰投地區設置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,在亞大培育半導體人才;希望透過本次與友威科技合作,培育更多半導體人才投入國內外市場需求!

蔡校長介紹說,友威科技2002年白手起家,做全世界一流的技術「真空濺鍍」,早期都是與世界大廠Motorola、Nokia、Ericsson等合作,2010年就上櫃;2007年獲富比世頒發「亞洲地區200家最佳中小企業」,從手機、電腦、IC載板鍍膜…等發展到半導體封裝,成為國內外大廠,鴻海、台積電、HP、Dell、IBM等緊密合作對象。

蔡校長引述友威科技董事長李原吉所說:「人生的每個轉捩點,都是一個機會,只要不放棄、堅持到底,一定有機會創造成功的事業。」亞大也是,自2000年創校,24年來,在英國泰晤士報、上海軟科、國際QS、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,全球四大排名都上榜。國內遠見雜誌、天下雜誌大學排名都有好的表現。亞大現在發展重點在AI智慧醫療方面的教學、研發與應用:資電科技方面主軸是AI、資安與無人機載具,希望與友威科技合作,一起在中部地區,為台灣人才培育盡一點力量!

「好的機遇,都是貴人的幫助,才能讓友威不斷成長!」友威科技董事長李原吉表示,友威即將跨入第三個十年,希望透過本次與亞洲大學的合作,將友威推向國際化!在近幾年輝達NVIDIA黃仁勳AI風潮帶動半導體的成長,進一步推動半導體高階的封裝所以大家所能想的CoWoS、FOPLP,甚至最重要的PGV或是GLASS的部分。

李董事長說,友威有幸功逢其勝,把握可期待的「半導體的黃金十年」;更重要的是「人才」!整個台灣要打的不只是亞洲盃,而且更重要的國際盃。不僅需要台灣人才,也需要國際人才,像友威需要有製程開發、需要與國際企業客戶面對面溝通等人才。第二個核心有幸經過亞大副校長李文熙的牽線,能與亞大蔡校長一起推動半導體的合作,期待不只人才的交流,更希望由友威提供亞大設備或是資源,像場域實習的合作等等,且雙方地緣的優勢,讓合作更緊密。

亞大現代美術館「元氣‧淋漓–人間90莊喆特展」

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慶祝開館10周年,繼享譽國際的華人當代藝術大師王懷慶特展後,接續舉辦「元氣‧淋漓——人間90莊喆特展」,展出享譽全球、東方現代抽象繪畫大師莊喆的100件代表作品。這也是莊喆大師首次在台灣中部舉行大型特展,他還捐贈了12幅《臉相》系列作品,予亞美館收藏。這項展覽展期從即日起到明年4月6日止。

包括:亞大創辦人蔡長海、董事林嘉琪、及各界藝術愛好者都共聚一堂,迫不及待想一窺莊喆大師的鉅作。90歲的莊喆大師特地自美國返台出席特展開幕式,由亞大創辦人蔡長海代表接送其捐贈畫作。

「真的是很榮幸,我這趟路真的是回家了!」莊喆大師表示,他們的家族故事,猶如「故宮文物搬遷史」,他的父親莊嚴曾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第一科科長,來台後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。他們家舉家隨父親押解故宮文物,輾轉南下搬遷,於1950年隨故宮文物遷至台中霧峰北溝,他在這裡度過從高中到出國前的15年歲月,他對霧峰有特殊情感,霧峰就是他的「第二故鄉」。

展覽中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《吉峰彩罩》,也是莊喆大師的重要代表作之一。他說,10年前在北美館辦展時,他以「鴻濛與酣暢」特展之名呼應,取名為《鴻濛》。其實這幅畫的主角畫的就是霧峰的山,他從小在霧峰生活,和家人會去爬的霧峰北溝吉峰村後山,山不高、不起眼,但在他的眼中就是匯聚了家人的情感、連結霧峰感情的山。張大千大師也曾與他們一起去爬山,還畫了一幅畫贈送給他的父親。此次受邀來亞美館展覽,回到霧峰有近鄉情怯的心情。這幅畫標誌了他和霧峰的濃厚情感,在歸鄉特展中展出更具特別意義,所以他將畫更名為《吉峰彩罩》,也帶著這幅畫「一同返鄉」!

蔡長海創辦人說,他深信偉大的藝術能啓發心靈、落實在現實生活中,莊喆大師的創作相當多元化,他是走出台灣畫壇的戰後第一代藝術家,長期受到海內外推崇,他的作品已被國內外著名博物館如:法國賽奴奇亞洲博物館、龐畢度中心、美國底特律美術館、國立歷史博物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等收藏。這次,亞美館經過了長時間籌備,從美國、法國、上海、新加坡、台灣等多個單位借展,非常榮幸舉辦莊喆大師的歸鄉特展,這也是他繪畫歷程的回憶展。從莊喆大師的畫作中可以看出他熱情、創新、獨特,融合東方和西方的藝術精神,勢必能帶給參觀者嶄新視野。

蔡進發校長表示,亞大不僅專注於學術成就,更關注學生的藝術與科技發展。隨著AI的快速發展,更加凸顯藝術在科技時代中的重要性。非常感謝莊喆大師慷慨捐贈12幅《臉相》系列作品,將成為亞美館的重要收藏,為廣大師生提供珍貴的學習和研究資源,同時體現了他對未來藝術教育與文化傳承的深厚期待。

莊喆大師少年時期在不斷搬遷歲月中度過,隨父母守護文物之餘,途中的山川輝映、人物風采,也注入他的心靈。他在進入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後,於1959年加入「五月畫會」,從文學、哲學、美術史的摸索當中不斷潛行發展,成為藝壇新銳。他於1966年前往歐美考察藝術1年,成為他的藝術蛻變轉折點,讓他決定赴美潛心創作。

2000年後,莊喆大師透過古代作品,創作嶄新的《柏岩變奏》、《十六羅漢》、及《雪舟破墨山水變奏》系列,創造出屬於融匯東西方美學的現代抽象繪畫。此後,他的創作呈現獨遊太虛的蒼茫感,透過繪畫追尋紛然表象底層的精神內涵,從空靈的灑脫進入到心靈深處的蒼茫感,成為現代抽象畫的代表畫家。

亞大現代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指出,莊喆大師的作品,展現台灣現代美術不同階段的縮影,他的作品媒材涵蓋:水墨、油畫、壓克力彩等,巧妙運用拼貼、書寫,營造詩意視覺。《臉相》系列凝視情感流露、風景畫中注入生命氣息。這次由潘襎教授策劃的特展深入其藝術核心,呈現莊喆大師獨特的視覺詩篇,獨特的東方現代抽象畫。此次特展依照空間規劃為6大展區,向參觀者呈現莊喆大師數十年來,遊歷東西方的藝術創作成就。

亞大承辦「2024 ICPC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亞洲區競賽」圓滿落幕

亞洲大學資電學院,承辦被譽為「程式設計奧林匹亞」的「2024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」(ICPC),在亞大羅馬競技場體育館盛大舉行。本次亞洲區台中站區域競賽吸引了包括台灣、日本、韓國、菲律賓、印尼等國的41所大學,共110支隊伍、338位優秀大學生參賽。經過兩天激烈競逐,由日本東京大學隊摘下冠軍,將直接晉級世界總決賽。另選出包括台灣大學在內的12至15支隊伍將參加明年於新加坡舉行的亞太錦標賽,爭取代表台灣參加世界總決賽的資格。

台中市經濟發展局主任秘書倪世齡表示,台中市政府致力於以數位力提升城市競爭力,打造智慧城市,推動智慧治理與應用。這次「程式設計奧林匹亞」,選擇台中作為亞洲區主要賽站,意義重大,充分展現台中市在科技與教育領域的實力。

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,「ICPC競賽」自1977年創辦以來,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、規模最大的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賽事。比賽中,參賽學生需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程式撰寫,考驗其創新能力、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在壓力下的程式撰寫、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。這次台灣區共有31所大學、100支隊伍從3場預賽中脫穎而出,晉級台中站區域賽,另有印尼、日本、韓國、菲律賓等10支國外隊伍參賽。

蔡校長提到,這項盛事受到全球產學界高度關注,是各大學展示教育成果的重要舞台,各校都積極爭取參賽資格。亞大致力於培育資訊科技人才,秉持大學社會責任,承辦此次賽事。「ICPC 2024」不僅是吸引國內外高端資訊人才的平台,也是全球頂尖大學生程式設計菁英展示專業技能的舞台。

承辦賽事的亞大資電學院長許慶賢表示,亞大資電學院成立精準醫療、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資訊安全與數位邏輯等研究中心,致力於推動資訊科技的前沿研究與實踐。此次參與賽事的企業,不僅展現了對台灣資訊教育的高度關注,並藉由觀摩競賽了解最新技術與創新思維,同時直接接觸到優秀的程式設計人才,找到符合需求的高端人才。未來,亞大將與這些企業進一步深化合作,共同推動產學聯合計畫,培育優秀人才、為企業擴充人才庫,實現雙贏。

動感頻道

亞大室設系莊梓靈同學,榮獲「2024美國AMP建築大師獎」2件Winner首獎

亞洲大學室內設計系,再度在國際設計舞台上閃耀!莊梓靈同學參加「2024美國AMP建築大師獎」,以「VEWERS」、「SKATERS」作品,分別奪得酒店室內設計類、商業室內設計Winner首獎,一口氣拿下2件國際設計大獎。

亞大副校長兼創意設計學院長陳啟雄表示,室設系在「2024美國AMP建築大師獎」中,奪得2件Winner首獎,讓全院師生都十分振奮。亞大積極鼓勵同學參與教育部設計戰國策所列之國際競賽,其中,美國AMP大賽為教育部認列的第三等獎項,同學參加「藝術與設計類」國際競賽表現亮眼,已連續10年獲高教體系第一,展現亞大培育藝術創作人才成效。

獲獎的莊梓靈同學指出,很感謝劉師源老師,在設計課程中不斷輔導、指導她修正設計方向,能獲得同時獲得2件「AMP建築大師獎」,真的是難忘又寶貴的經驗,能獲首獎肯定,也讓自己在設計路上更具信心。

莊同學說,「VEWERS」酒店室內設計作品,主要透過基地融入相機與藝文元素,加入永續設計概念,由城市與公園引導進入室內,將城市美學透過感官體驗與觀察,讓民眾能親自參與、並感受其中的美好,體驗感官與藝術碰撞,享受城市賦予的無限驚喜。

莊同學的另件得獎作品「SKATERS」,設計主要利用極限的概念推廣滑輪運動,將商店打造成時尚潮流的新地標,以簡約卻不失美感的工業風作為設計手法,並搭配客製化與自動化區設計,為空間帶來新亮點。她說,設計過程不斷與劉師源老師討論,一再修正後才揣摩出所追求的簡約工業風室內設計。

劉師源老師表示,透過室內設計課程的設計思考與訓練,能讓同學提升室內設計專業的能力,將設計整合環境藝術應用,並結合永續綠環境設計、智慧化設計、SDG等議題,轉換為設計靈感,再經由不斷討論轉化為成熟的設計作品。這次莊同學參加AMP大賽,能同時奪得2件首獎,值得鼓舞。

室內設計系主任施勝誠指出,系上不斷的在設計課程支持、鼓勵同學參與國際競賽,藉由互相交流提升設計能力。擁有國際競賽的獲獎經驗,未來對同學升學與就業,莫大的幫助。

亞大商設系同學,獲「2024 ICARE通用設計競賽」金獎

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李登翔同學,參加「2024 ICARE身心障礙與高齡者輔具通用設計競賽」,以「視障者專用電腦鍵盤輔助器」作品,提高視障者操作鍵盤的便利性,切合競賽主軸以「通用設計」理念的創新作品,推廣「貼心生活」為核心的設計,一舉拿下金獎和獎金6萬元。

商設系指導老師王靜儀表示,這項競賽是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指導、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主辦,主要目的是設計蘊含創意、功能和美學加值的健康照護商品,成為身心障礙、高齡者輔具通用產品,協助其改善及提高生活品質;並媒合業界將創意商品量產,推展更多優良輔具產品,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國的設計好手參與。

李登翔同學指出,得獎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於,王靜儀老師過去曾多次帶領同學參觀台中惠明盲校,他發現一般電腦鍵盤對於視障初學者而言,操作上過於複雜、十分不便,他透過實地調研與訪談,深入了解視障者的需求,為了讓設計更貼近實際生活的應用情境,他的視障者鍵盤輔助器作品,在設計中融入直覺導向的操作方式,並加入點字提示,幫助使用者快速熟悉鍵位,提高操作便利性。

李登翔同學說,他的設計核心價值,為的是能讓更多視障者受益,所以很希望這款設計產品,能以親民價格進入市場,減輕視障者的經濟負擔,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。

王靜儀老師表示,李同學在這次競賽中展現對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,從視障者的日常挑戰出發,以設計解決實際問題,充分體現了通用設計的精神。在設計過程中十分用心,以關懷角度將學術理論應用於實際創作,展現了創意實力和設計的社會價值。

商設系主任龍希文指出,亞大對於設計教育的核心價值,就是鼓勵同學關注社會需求,培育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社會責任感。十分期待李同學的設計,能成為市場上為視障者帶來便利的產品,並繼續以創新、關懷,成就更多可能性。

亞大生醫系3位同學,獲國科會「GenAI Star生成式AI百工百業應用競賽」優選獎

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系林億祥、傅宥翔、陳芷嫻3位同學組隊,由陳鯨太教授指導,參加國科會「GenAI Star生成式AI百工百業應用選拔競賽」,從超過500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,榮獲「優選獎」。

陳鯨太教授表示,生醫系團隊以「使用生成式AI生成蛋白質片段以提升醫療用胜肽機器學習預測準確性」為題,運用生成式AI技術,生成多樣化的蛋白質片段以擴大訓練集,並將其應用於醫療用胜肽的機器學習模型訓練。透過此創新方法,顯著提升了胜肽預測的準確性,為精準醫療領域帶來嶄新的發展契機。

陳鯨太教授指出,團隊將大型語言模型應用於蛋白質序列的訓練,透過將蛋白質序列視為自然語言,深度學習模型學會「閱讀」、「理解」蛋白質序列,並掌握氨基酸間的序列模式和結構關係,進一步生成更多具有類似功能的序列,以解決生醫領域訓練資料不足的問題,此應用可為藥物開發、生物技術領域,帶來嶄新的可能性。

林億祥、傅宥翔、陳芷嫻3位同學說,藉由這次參賽,更深入學習使用生成式AI,能夠運用模型生成多樣的蛋白質片段,整個過程充滿挑戰、成就感。謝謝陳鯨太老師的耐心指導、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,會持續進行生成式AI在生物資訊領域的研究,發掘更多新的技術突破及創新應用。

亞大資傳系同學,獲「2024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」銅獎

亞洲大學資訊傳播系同學,參加「2024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」,在兩岸40多所大學、559件決賽作品中脫穎而出,共有3部影片入圍;許琪旻、周玉霞、范庭瑀、劉芃妤、陳冠頴、潘欣余等6位同學的作品《老竇》,獲「銅飛燕獎」,由老師帶同學前往湖北經濟學院參加頒獎典禮。

亞大資傳系主任陳士農表示,第10屆「金飛燕獎」以「窗外」為主題,象徵突破和超越、對未知的探究,給人向上力量,承載著情感寄託與思緒延伸,創下一個全新的里程碑。大賽作品徵集於今年4月30日至9月30日期間,收到兩岸青年創作團隊、個人等參賽作品559件,經兩岸專家評委評審,有46部入圍提名作品,該系有《老竇》、《終點站天使》、《茶香遠鄉》3部作品入圍。

其中,周玉霞等6位同學共同創作的劇情片《老竇》,根據真實人物改編,聚焦在家庭中的年輕子女,如何跳脫高壓教育,家庭成員相互陪伴和包容化解歧見等,豐富的情感描述,深深打動評審,奪得「銅飛燕」獎。

擔任編劇的周玉霞同學,除了感謝師長帶給她完整的影視教育及技能養成,也強調作品展現團隊成員對影視影像的熱情與堅持,《老竇》講述的是身邊的故事,這也是表現自己的新里程碑。

帶隊前往參加頒獎典禮的資傳系張建人老師指出,今年的「金飛燕獎」較往年也做出許多突破,首次將手機短視頻納入獎項,加入了微視頻、短影音及豎屏的拍攝手法與技巧,正式在本屆賽事完整呈現;「高峰論壇」項目也有所改變,改由入圍的兩岸影像創作團隊,分享生活觀、創作觀,寓意交棒給青年進行未來的發展。

以《茶香遠鄉》作品入圍的林歆容同學說,所有的影視內容,都必須具備有文化傳承和感動閱聽人的力量,這次影展的經驗讓她受益良多。

賽事舉辦期間,主辦單位也安排兩岸入圍創作團隊,參訪相關影視創作基地,在湖北武漢,拜訪了由電影明星成龍擔任院長的「成龍影視傳媒學院」,參訪影視燈光布景設計等基礎訓練內容;在廣州黃埔地區,走訪以LED光屏應用為主的「利亞德勵豐文化科技集團」,參觀以虛擬時空走廊、3D裸視及浮空投影等形式呈現的LED光屏。

陳士農主任表示,該系強調發展相關的傳播科技力,以新科技、新技術,為教學實驗的重點特色。在校長蔡進發全力支持下,先後在校內設置了多處光屏的實驗場域,未來輔以AI技術的協助,資訊傳播的力量勢必也會逐步擴大,將為台灣培養更多影視創作人才。

亞大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,獲「2024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實習成果競賽」佳作

亞洲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碩士班張宜丹同學,參加首屆「2024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實習成果競賽」,憑藉她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附屬3D列印中心,3個月的海外實習經驗應用,脫穎而出獲「佳作獎」。

亞大生醫系主任胡若梅表示,這項競賽旨在促進全國生醫相關領域同學間的實習經驗分享與交流,張宜丹同學先前獲教育部「新南向學海築夢」計畫補助,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附屬3D列印中心進行3個月實習,深入了解3D列印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,並與當地同學一起學習,探索新穎醫材研究和產品開發的潛力。

張宜丹同學指出,大四時去新加坡南洋大學實習,學習到3D列印技術的廣泛應用,該中心的設備多樣且先進,實驗資源豐富,這讓她能夠全方位地提升自身專業技能,在醫材研究及開發上有了更深層的理解。教授和學長學姐非常熱情,讓她不僅學到專業知識,也更能適應新加坡的文化和生活。儘管在實驗中仍有經驗不足處,也積極努力克服困難,實習的寶貴經歷,也她堅定繼續研讀碩士班的決心。這次在碩班指導教授蘇文郁老師、系上胡文品老師的鼓勵下,參加「2024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實習成果競賽」,分享實習心得獲獎,感到榮幸與開心。

胡若梅主任說,該系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附屬3D列印中心,長期維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,透過推動學生海外實習計畫,不僅增進同學的國際視野,也強化了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,這些寶貴的經驗將為學生未來的職涯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。

亞大聽語系邀請美國著名神經性言語障礙學者Dr. Huber,來亞大學術交流

亞洲大學聽力暨語言治療系,獲國科會國際科技人士訪問經費補助,邀請國際著名神經性言語障礙學者、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校區溝通障礙系主任Jessica E. Huber教授,來亞大交流1週,進行了4場系列專題講座、1場座談會。Huber教授說,她對亞大留下深刻印象,回美會,會安排該系老師,透過視訊為亞大聽語系師生專題交流,也很樂意為聽語系有意願出國唸書的同學諮詢和協助。

亞大醫健學院副院長兼聽語系主任盛華表示,該系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校區溝通障礙科系有簽訂學術合作協議,是長期的學術交流合作學校,該校有多位教師曾至亞大授課及演講,,聽語系也連續兩年,藉由教育部學海補助,選送多位同學至該校實習交流,開拓同學的國際視野。

盛華主任指出,Huber教授在神經性言語障礙領域十分聞名,致力於研究巴金森氏症疾病之言語機轉、及臨床評估與治療方法議題,曾發表多篇關於「巴金森氏症對言語、發聲所帶來的影響」期刊論文,以多面向角度研究患病前後的呼吸肺活量及嗓音發聲變化,並研發小型穿戴裝置說話輔具「SpeechVive」,成功幫助巴金森氏症患者主動提高說話音量。由於Huber教授在研究、發明上的傑出成就,還獲得美國聽力語言學會授予「傑出學者」、及國家發明研究院「傑出發明學者」榮譽。

Huber教授在亞大進行系列專題講座、座談會。講題包括: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校區溝通障礙科學系教學及研究現況及展望」、「呼吸對說話的影響、說話呼吸的臨床評估與治療」、「巴金森氏症對說話、呼吸的影響與治療輔具」等。其中,亞大聽語系與台灣音聲醫學研究會、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合作舉辦的「說話呼吸的臨床評估與治療」專題演講,免費開放給全國語言治療師、耳鼻喉科醫師、全國聽語系所師生參加,吸引數百人實體和線上聆聽Huber教授的演說。

Huber教授在講座中,分享國際臨床上,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說話品質的最新治療方式,期待這些輔具及技術也能應用於台灣的臨床治療上,為神經性病患的溝通能力帶來幫助。她也鼓勵聽語系同學繼續進修碩士、博士學位,從事臨床實證研究,並提升臨床服務品質。聽語系同學把握機會向Huber教授提問,同學都說,透過Huber教授演講,學習到許多國際臨床新知、障礙處置方式,受益匪淺。

Huber教授說,她對亞大留下深刻印象,這是在國外訪問中最愉快的一次。也十分肯定聽語系同學的專業知識、英語能力。她很樂意協助系上有意願出國唸書的同學諮詢及協助,返美後將安排學系老師,透過線上視訊為亞大聽語系同學專題演講。

盛華主任表示,Huber教授此次來訪,同學收獲豐富,不僅拓展專業知識的深度及廣度,也擴大了國際視野及國際連結。亞大與紐約州立大學水牛校區之間的交流將日益擴大,也感謝該校老師將透過視訊為系上同學演講及指導,進行實質的師資教學合作。

413305 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 TEL: 886+4+2332-3456
「亞洲大學新聞電子報」發行委員: 發行人/蔡進發校長 . 總編輯/朱界陽 . 副總編輯/馬瑞君、黃玉青 . 文字編輯/馬瑞君 . 編輯委員/林俊淵
© Copyright 2024 Asia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